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

[雅琳]W9_實驗研究

[認知面]

1.適合採用實驗研究的研究問題是,面對某些存疑但不
  確定的研究問題。可以讓研究者操控條件的研究問題,
  便適合作實驗研究。
  研究者進行實驗的三步驟:
  1.建立假設 
  2.規劃設計實驗(決定變項、賦予處遇)
  3.比較有賦於處遇的結果與沒有處遇的結果。
   
2.實驗研究組成的步驟:
  先有假設--> 引進處遇、或創造自變項發生的情況
  -->為依變項發展量數-->預試-->找到合適的受訪者
  與個案--> 隨機分派--> 將處遇引進實驗組-->
  蒐集依變項量數資料-->在群組間比較並判斷假設是
  否得到支持。
 
*研究者需要把處遇的效果孤立出來,去除所有替代的解釋。
3.虛無假設與對立假設:
  假設兩者沒有顯著相關,或假設成立。
4.實驗設計種類:
  (1)古典實驗設計:有隨機分派、預試及後測、實驗組與控制組。
     實驗組: 假設->測量依變項->隨機分派->處遇->再測量依變項
   對照組:      測量依變項->隨機分派------->再測量依變項
  
  (2)實驗前設計:沒有隨機分派,因果關係推論困難,在很難使用
    古典實驗設計的時候使用。
    單次個案研究設計,也稱為 單組唯後測設。
    單組前測-後測設計
    靜態群組比較
  (3)準實驗與特別設計:幫研究者在不適當的情境中測試因果關係。
  
5.效度:
  (1)內在效度
       -避免讓非設計者所提供的處遇影響結果
  -內在效度的邏輯是指控制實驗環境,並以實驗設計排除處遇
        之外的變項。
  
  (2)外在效度
        -把實驗發現推論到實驗外事件或環境的能力。
  
6.籌劃與前導測試:
   許多量化研究者都會使用前導測試。在實驗研究的籌劃階段,研究
   者要把可能的替代性解釋納入考量,或避開內在效度的威脅。事先
   測試在處遇情境中使用的儀器。前導測試後,研究者該訪問受試者
   找出需要改善的實驗層面。
   
7.指令: 
  研究者應仔細準備好劇本,仔細的用語言表達指令,使受試者聽到相  
  同的指令,才能確保效度。
  
8.結果:作比較
  注意內在效度所面臨的威脅,及處遇是否影響到依變項。
  
[行動面]
 這次課後練習是兩兩分組。並且小組把開頭兩篇示範論文摘要中
 的實驗架構畫出來。我們這組的架構是正確的,但把依變項寫成
 研究結果而非測量的依據。
 
 [感受面]
 有點不大習慣教育大樓寬敞的會議室,或者說不習慣連線很慢的網路吧。
 大家的實驗架構圖都好漂亮! 

沒有留言: